香,灵动高贵而又朴实无华;玄妙深邃而又平易近人。既能悠然与书斋琴房,又可缥缈于庙宇神坛;既能在静室闭观默照,又能于席间怡情助兴;空里能安宁开窍,实处又能化病疾疗;所以,既是一种精英气息,又是一种大众文化。 中国用香的历史非常久远,陪伴着中华民族走过了数千年的兴衰风雨。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平民百姓、僧道大道,无不以香为伴,对香推崇有加。 《三国演义》中所记载孔明在空城计中燃香弹琴,借此来舒缓紧张心情,可见香在当时已有多种用途。在十三世纪,马可波罗沿丝绸之路到中国,临终前他曾说的“我还未提到我所见到的另外一半东西。”这便是其东方之行中曾到过成吉思汗皇宫的纪念品――现陈列于巴黎卢浮宫中小巧玲珑的精美陶瓷点香架及香枝。 薰香在东方文化中长期成为精神营养品,并迅速普及到欧洲、美国及世界各地。自始至终人类一直有意或无意用宜人的香芬改善其生活环境。由于薰香成份均取自大自然,在欧美及日本,人们把薰香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由此营造香芬环境及浪漫气氛,并把它作为天然空气清新剂,以此放松身心、提神、驱除异味,就寝前缓和紧张神经等。 同时它可营造静谧的思考气氛,这种高雅的艺术品不仅能使人产生一直宁静的感觉和高尚的生活情操,而且能开创精神意识的新世界。 |